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欢迎您的光临!

今天是2024118日,星期五

招生电话

0371-56525556 / 56525557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招生电话:

0371-56525556 / 56525557

微信公众号: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通知公告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3)

第一章 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简介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位于郑州市建设西路三十里铺,是经郑州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为轨道交通培养人才的专业化学校。其前身为举办者、法人代表付全立于1983年创办的郑州中华技术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更名为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郑教民许〔2010〕20号),已有三十九年的办学历史,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被评为校企合作先进单位,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郑州市十佳职业学校。

建校39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十万余人。其中,学历教育42960人,残疾人培训就业11210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9661人,现役军人技能培训9102人,下岗职工技能培训49390人;并为贫困山区、残疾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培训免学费33426人;为河南省10余所监狱的10000多名服刑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重获新生实现再就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支持。学是河南省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三大惠民工程培训基地,2009年至今,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委托,培训贫困家庭子女28380人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305.8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目前学校资产已达1.87亿元,在校生规模14037人,教职工583,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严格,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条件优越,多年来为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各地高铁、城轨、地铁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学校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投入巨资建成了中南地区最先进的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课程定制,实现了实训、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速,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校集中力量通过引进师资、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了航空类专业的建设,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高媛媛老师荣获优质课比赛三等奖,高媛媛指导学生英语写作于2021年10月获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

2021年11月学校晏立婷、董浩宇、崔雨、王文龙、荆海阔、王肖飞在2021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竞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老师陈婉、何家欢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21年11月学校周岩同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被荥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奖状。

2021年11月学校晏立婷、董浩宇、崔雨、王文龙、荆海阔和王肖飞同学在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中被郑州市教育局颁发二等奖。

2021年11月在第十五届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学校学生张榕珂被郑州市教育局颁发一等奖,李嘉琪、宋凯西、程明荣获二等奖。

2021年12月学校张雪莹同学在2021年河南省“校企杯”被河南省校企联合会颁发一等奖,曹一旋、韩丰灿、余启萌荣获二等奖。

2021年12月学校陈真超同志在2021年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微课设计与制作竞赛活动中被郑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研室颁发二等奖。

2021年12月,郑园老师在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

2021年12月,学校被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评为2021年度全省民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21年12月,学校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明办、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1年郑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2021年12月,郭星、张创业、梁盼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明办、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1年郑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辅导教师。

2021年12月,学生李坪寰、雷聪洋、甄子涵、郝永镫、叶书娅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明办、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1年郑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21年12月在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教师高云闯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教师阎婧文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河南省文明网民”,辅导员冯玉娇所带的20级运管四班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2号楼521和高层2104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宿舍”;2020级轨道工程一班韦阔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

      2022年3月,学校在河南省首届民办高校创新发展品牌建设风采展中,荣获“中原民办教育创新发展品牌”称号

      2022年5月,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奖评活动中,姚静华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付银星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2022年7月在202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教师姚静华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辅导员耿飞帆所带的20级铁道供电技术2班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二号楼2206宿舍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宿舍”;21级城市轨道运营管理5班王玉钊、21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技术2班史桓旭、21级铁道供电技术1班胡汉功3人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

2022年9月学校《机械制图》教材获“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河南省规划教材建设,现已出版。

2022年9月,在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河南省“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师德主题教育征文评选活动》中,关强强老师荣获一等奖,关布星、于进才老师荣获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好成绩。

2022年9月,姚静华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2年度郑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

 

 

第二章 学生发展质量

 

         一、党建引领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构建思想教育有高度、文化熏陶有深度、生活服务有温度、素质提升有力度的目标平台奋勇前进。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正确办学方向

学校党组织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校党组织非常重视党的建设,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抓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仰,抓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抓制度建设强化政治领导,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抓政治纪律养成良好政治规矩,抓意识形态筑牢思想之基,确保了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重奉献,在重大考验面前,敢于冲锋在前,发挥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疫情防控”“防灾救灾”“专业申报”等关键工作时期,党员干部站排头、争先进,圆满完成了学校各项工作任务。

(二)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党组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师生,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是高度重视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二是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成立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健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唱响主旋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强化学生思想武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公众号等网络阵地建设、百米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党史故事讲演大赛、参观红色教育资源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丰富文化活动,拓宽育人途径。通过组建各级学生会组织,成立国旗班、音乐社、舞蹈社、篮球协会等50多个社团;组织开展以“一系一品”活动、音乐节、读书节、体育节为标志的文化育人活动;组织以防疫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志愿者活动,拓宽育人途径。开展“榜样就在身边”、“最美学生、最美教师”选树活动,深入挖掘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强化彰显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厚植爱国情怀。五是多措并举,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学校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心理咨询室、测评中心、活动室等场所;实施学生心理普查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从入学教育开始进行实时跟踪辅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六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学校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织会议程,筑牢了师生团结统一的思想防线。

(三)坚持多方发力,推进党的全面建设

一是健全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党组织班子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讲座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并根据学习内容把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范围扩大到中层以上干部,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在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中,学校多名师生分别荣获“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三是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丰富党建育人活动。围绕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层党建强化抓关键、重过程、求实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广大党员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学生教育全过程,扩学生各个方面技能优势,提升覆盖面和影响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学校发展任务,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美丽河南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立德树人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基础,通过主题引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素质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学生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替代的。近年来,学校严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大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努力创建文明和谐新校园,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轨道类技术人才。

1.平安校园建设

在校园内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并做到全覆盖,24小时实时监控,有效加强了对校园的监管力度,保证了校园环境安全;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处安装了应急照明灯,遇有停电时可以及时保证师生的出行安全;学校还抽调部分师生特别成立了“护校队”,专门负责周末及假期期间的校园安全巡逻工作。

2.卫生校园建设

在教学楼、宿舍楼等校园多处添置垃圾箱并分包给各班,校园“两扫常捡,保持清洁”;宿舍“一日三整,保持清洁”。同时,学校有专人负责卫生检查、监督。“校园小天使”作为学生志愿者,每日对校园卫生进行维护、整理、监督

3.美化校园建设

学校新建了花坛草坪10余处,栽植花草万余株,成长花园区域今年进一步加大了校园绿化面积,种植了名贵花木及粉黛乱子草等观赏性较强的花木,开花时,绿叶为底,粉紫色花穗如发丝从基部长出,远看如红色云雾。优化了内部廊庭设施,安置座椅、退阶草台、广场通道以及滑板训练区。学校后勤部门专人负责草坪花坛的修剪养护,校园内均安装了路灯、景观灯,亮化了校园。

4.文明校园建设

创建文明校园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工程,是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师生素质和学校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学校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创建文明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成立了校园文明督导队,“定时、定点、定人、定责”,全校师生共同携手积极推进校园文明及安全稳定保障工作,确保校园文明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管控”的“三全”局面。

5.绿色校园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到节约环保、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教育活动中来。学校发布《绿色校园创建倡议书》,不断增强师生绿色环保意识,增强爱护校园绿化意识,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师生积极参与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培养师生高雅生活情趣,美化校园环境。

6.节约型校园建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学校发布《关于进一步勤俭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倡议书》,倡议全校师生要继续保持和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过紧日子”思想,树立勤俭办公、厉行节约的理念,从自身出发,积极行动,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习气。自觉把廉洁办公、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现在做起,增强节约意识,带头做艰苦奋斗精神的示范者、引领者、维护者,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正确价值观植入每位师生的心中。

7.文化氛围建设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校园建筑的外墙,制作镶嵌了展示职业教育内容的标语共计40余副;在图书馆内墙制作镶挂名言警句等以职业教育为主题的条幅6副;校园文化橱窗、宣传栏、师生风采展示栏等都有专门的科室负责,定期更换、检查,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

(二)思政教育建设

学校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2021年下半年带领学生参观了校内党建活动中心、荥阳党史馆、董天知将军故居、荥阳党建主题公园、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二七纪念塔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学生党史故事讲演大赛、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和延伸实践育人第二课堂2022年上半年开展了长征故事演讲大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大赛、“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思政微视频大赛等,其中思政微视频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掀起了拍摄热潮,思政部收到优秀思政微视频185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系列展播。2022年下半年开展了“未来工匠说”“榜样我来说”、二十大报告金句诵、马克思主义·青年诵、“悦读伴我成长”等实践育人活动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在校体验

我们制定了“学校办学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各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等六个维度进行调查,具体情况如下表:

7个满意度统计表

类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理论学习满意度

51%

28%

14%

7%

专业学习满意度

45%

32%

20%

3%

实习实训满意度

48%

29%

18%

5%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54%

16%

26%

4%

生活满意度

44%

39%

11%

6%

校园安全满意度

53%

21%

24%

2%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55%

17%

23%

5%

        

     四、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状况

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1806人,其中升学1146人,就业660人;2021届毕业生总人数1931,其中升学1297人,就业634人;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4618人,其中升学3496人,就业1122人。毕业生就业的城市遍布郑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广州市、青岛市等城市。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的地铁、高铁、机场、各大铁路局等。

毕业生就业主要的行业为运输业、交通工具制造业、建筑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如铁路运输业、铁路运输服务业、城市公共交通业、铁路机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IT行业等。

毕业生情况一览表

毕业年份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升学人数

2020年

1806

660

1146

2021年

1931

634

1297

2022年

4618

1122

3496

(二)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与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单位名单:长沙地铁、郑州地铁、北京地铁、京津城际高铁、北京机场客服、郑州共赢铁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郑州东站、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郑州火车站、北京辅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地铁六号线、上海地铁二号线、中铁西南研究院、郑州东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有限公司、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航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通信信号集团、蓝天空港民航双创示范园、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江苏金创车辆有限公司、江苏瑞铁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五、创新创业

(一)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长久之策,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初步形成以“兴趣引领,学生为主,注重过程”的理念,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学校秉承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并重的创新能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关注学生职业发展,注重科学指引,讲授《学生个人成长规划》,将其纳入到质量监控工程,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推进“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建立“专研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精致育人机制。“专研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精致育人体系是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创新创业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即专业教师组成导师团队,以其科研成果作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基础,带领学生团队围绕科研成果,开展市场调查、产业化和产品开发、商业模式设计、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

2.探索“专研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精致育人体系创新模式,形成创新创业名导师传帮带师资培养新模式。导师团队由2-5人组成,包括至少一位名导师。在项目指导过程中,发挥名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形成滚动式培养,提高师生科研成果转化率。对于具备创业条件的项目,选拔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进入真实创业,享受政策帮扶、项目对接与推广、创业培训等服务。

3.实施“专研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精致育人体系支持措施。每年给予经费支持,参与项目的学生能拿毕业和辅修证书双证书。学校重点培育好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或选拔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开展真实创业。

(三)创业教学及创业活动

学校提升创业教学课程质量,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竞赛水平和成果转化水平;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参加SYB创业培训、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咨询面对面等活动的学生由往年的300人提升至700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氛围营造。针对2021及2022级学生全面深入地开展创业辅导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六、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强调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促进学校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技能大赛打造理实结合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和实践的融合。“以赛促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年来,学校完善技能大赛实施办法,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校、市、省各项比赛,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微课比赛等。

2021年11月学校晏立婷、董浩宇、崔雨、王文龙、荆海阔、王肖飞等同学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竞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老师陈婉、何家欢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同月,在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21年11月在第十五届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学校学生张榕珂被郑州市教育局颁发一等奖,李嘉琪、宋凯西、程明荣获二等奖;

2021年12月学校张雪莹同学在2021年河南省“校企杯”被河南省校企联合会颁发一等奖,曹一旋、韩丰灿、余启萌荣获二等奖;

2021年12月学校陈真超同志在2021年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微课设计与制作竞赛活动中被郑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研室颁发二等奖;

2021年12月,郑园老师在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

2021年12月,郭星、张创业、梁盼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明办、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1年郑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辅导教师;

2021年12月,学生李坪寰、雷聪洋、甄子涵、郝永镫、叶书娅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明办、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1年郑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21年12月在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高云闯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阎婧文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网民”,辅导员冯玉娇所带的20级运管四班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2号楼521和高层2104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宿舍”;韦阔同学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

2022年7月在202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姚静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辅导员耿飞帆所带的20级铁道供电技术2班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二号楼2206宿舍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宿舍”;王玉钊、史桓旭、胡汉功3人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

2022年9月,在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河南省“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师德主题教育征文评选活动》中,关强强老师荣获一等奖,关布星、于进才老师荣获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好成绩。

2022年9月,姚静华老师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22年度郑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


第三章 教育教学质量

 

     一、专业建设质量

(一)学校专业设置情况

在郑州市教育局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全校教职工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就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紧贴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实际,形成了具有鲜明轨道交通专业特色,深受社会欢迎的特色职业学校。学校不断提升办学理念,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足河南、面向中原、辐射全国,主要服务于轨道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基本形成以城市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类专业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学校现设15个专业(见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一览表),分布在六个专业大类:交通运输、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教育与体育、新闻传播、文化艺术,专业设置涵盖十个专业类,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类有3个专业,铁道运输类有2个专业,航空运输类有2个专业,财务会计类有1个专业,电子商务类有1个专业,计算机类有2个专业,电子信息类有1个专业,体育类有1个专业,广播影视类有1个专业,文化艺术类有1个专业。

学校目前在校生14037人,各专业学生分布情况(详见表11),从在校生人数及分布看,学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大类和电子与信息大类。

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

设置

年份

在校生总数

(人)

1

交通运输大类

铁道运输类

700101

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

3

2012

714

2

700102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3

2011

5662

3

城市轨道交通类

700602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

3

2010

503

4

700603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3

2011

457

5

70060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3

2010

4187

6

航空运输类

700402

航空服务

3

2017

1392

7

700401

民航运输服务

3

2017

0

8

财经商贸大类

财务会计类

730301

会计事务

3

2018

6

9

电子商务类

730701

电子商务

3

2018

14

10

电子与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710201

计算机应用

3

2018

931

11

710205

大数据技术应用

3

2021

51

12

电子信息类

710102

物联网技术应用

3

2022

3

13

教育与体育大类

体育类

770302

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

3

2021

30

14

新闻传播大类

广播影视类

760201

播音与主持

3

2022

38

15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750101

艺术设计与制作

3

2022

49

(二)学校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现设的15个中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完全按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的要求设置。

“十四五”期间,学校稳步推进专业(群)建设工作。坚持“发展优势、注重应用、突出特色、稳步发展”的技能型专业(群)建设原则,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校两级重点专业(群)。按照国家、省、市重点专业(群)建设标准与指标体系要求,学校积极组织建设骨干专业群,面向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建设两个骨干专业群: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面向道路运输业,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骨干专业群。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对这三个骨干专业群年均计划投入资金1500万元。

学校部分专业建设情况一览表

骨干专业群

面向的主要传统

优势产业

面向的其他产业

支撑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装备制造

道路运输业

700603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700602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

70060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装备制造

铁路运输业

700102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700101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

700105电气化铁道供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装备制造

道路运输业

70060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700402航空服务

700401民航运输服务

700108高速铁路乘务

在专业(群)建设中,制定、优化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聚焦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毕业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尊重专业发展差异,探索多元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单位,各专业或专业群围绕核心内涵,聚焦核心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群)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模块,鼓励学生从专业群内非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任选课程,建立专业群内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按照人才培养需要,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等多角度进行全面整合,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和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紧密对接;继续加大选修课比例,进一步优化公共基础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教育课实施大类培养,专业基础课实施专业群内大类培养;鼓励把对口行业岗位(群)培训课程和国内外权威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学分总数保证所学内容够用、管用和实用。

         

    二、课程建设质量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和完善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推动以产业(行业)元素为引领的课程改造,与行业企业共建横向课程。

2021年至今,学校聘请铁路部门专家共十一人直接参与交通类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通过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骨干切磋交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学校专业核心课程中,40%由企业专家代课,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建立共同育人机制、专业课共同开发机制。2022年,在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申报中,学校《电工基础》课程申报成功。

2022年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所在系(部)

课程负责人

年份

1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轨道工程系

晋学超

2021

2

机械制图

装备制造系

王广佳

2021

3

大学英语

基础教学部

李俊丽

2021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政教学部

杜慧敏

2022

5

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系

郭漫玉

2022

6

城轨交通行车组织

运输管理系

张秋玉

2022

7

城轨交通车辆控制系统

机车车辆系

高云闯

2022

 

 2022年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课程负责人

年份

1

铁路技术管理规章教程

轨道工程系

刘开洋

2021

2

机械基础

装备制造系

孙丹

2021

3

大学英语

基础教学部

李俊丽

2021

4

铁道通信概论

信息工程系

王俊峰

2022

5

航空服务概论

运输管理系

陈慧慧

2022

6

铁道客运服务礼仪

运输管理系

段景艳

2022

7

形势与政策

思政教学部

王俊华

2022

8

机械制图

装备制造系

张晓坤

2022


    三、教学方法改革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一直秉承着“教育为本,质量先行”的宗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始终贯穿着“改革”这个重要的生命线。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都在积极思考和实践课堂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系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国工匠的责任担当。

(一)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改革环境

为了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且保质保量,学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激发教师学习提升的内驱力。首先要求每位老师提交个人的“十四五”规划及学年目标,并对其进行考核,规划中包含了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学历职称层次提升等内容。其次组建了教学改革团队、科学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了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此举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提升,以及教育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为教师尽可能的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根据未来专业建设需求和教师的职业成长特长,为老师提供各级各类培训的资讯,以提升其教学、科研水平、广结良友、扩大视野,更好的为专业建设服务;其次要求各教研室定期举行教学改革方法大研讨活动,让每位老师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感悟,并对好的做法加以推广,以期在研讨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方法和运用能力。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科研的奖励制度,用以促进教师能够主动、开创性的工作,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建立了教师常态听课评课的制度;组织开展各类说课活动;开展阶段性的教师比武,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改革创新环境;通过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的综合评价,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用压力与奖励机制的双重作用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下真功夫,出真效果。

(二)在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实施中推陈出新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不论采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教学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方法也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只落脚在培养学生的智育方面,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学校从重教法轻学法转变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充分运用技能比武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能够在教学中深化专业实际案例、任务及项目教学,将各学科技能竞赛深入到常态教学中,课堂上以练习项目为主进行示例,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从而提高授课质量。通过组织“专业大比武”,提高运输管理系教师对课堂教学创新的认识,进一步把握课程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学观、师生观和质量观;通过技能大比武打造新型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静态的二维图像演化成三维动态模型,使枯燥、抽象的传统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教师形象语言的不足。学校要求所有教师上课时必须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并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从图片到动画,从下载影音视频到自主制作,从个人摸索到团体协作,使得老师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逐步提升,通过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让所有教师进行观摩、点评、互相学习,帮助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同时要求教师利用信息化网络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教学平台和评价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疫情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教学方法改革也必将成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永恒话题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改革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也必将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四、教材建设质量

学校教材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教材征订办法和教材管控审查制度,贯彻执行教材选用“双审”制,即任课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审查责任制。同时学校鼓励教师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编写高质量校本教材,支持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运用于教学实践。一年来,各专业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五本,其中三本已审核通过并使用。2021年底,学校推荐校本教材《机械制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组织》参加河南省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评审,并成功入选。

    五、教学资源及数字化建设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教学仪器设备

学校建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总建筑面积8054平方米 ,主要包括电工电子实训室、牵引供电实训室、素质教育拓展训练中心、城轨多功能演练实训区、集成式模拟驾驶仿真实训区、道岔实训区、车站控制室仿真实训区、信号设备仿真实训区、城轨列车综合仿真实训区、实训计算机实训区、OCC调度仿真实训区、城轨三维沙盘虚拟仿真实训区、云商学校计算机中心、室外轨道实训区、体育健身实训区等。实训中心统筹安排各系部专业实训,增加学生的实训课比例,近三年实训近20150人次,设备利用率达到每天近10个小时,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循各实验室规章制度,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组织制订和实施实训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对各实训室运行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基本数据采集与汇总上报。

(二)网络安全工作 

1.为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确保校园网络高效运行、规范信息化建设,成立了以付全立理事长为组长的“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完善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校内每台电脑都有登记,并做到物理地址MAC与IP地址绑定,杜绝外来电脑随意联网。安装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对校园网内计算机进行合理设置,合理设置封堵一些与工作、学习无关的网络应用,对校内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监督、检查,建立用户上网日志记录,保证正常的网络带宽,净化网络环境。对电脑及其它设备使用方面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要求接入互联网的所有电脑安装杀毒软件,网络管理员不定期的进行巡查及监督,要求使用人员及时进行杀毒软件的升级并杀毒。定期对服务器的系统和软件进行更新,对重要文件、信息资源做到及时备份,数据恢复。

3.学校为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网络安全知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文明上网倡议书》《教师文明上网公约》等,针对网络安全有关知识进行了培训,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强化了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文明上网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经过学习全体师生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强了自身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法制意识,树立网络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意识到计算机网络安全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做出了努力。

(三)信息技术设备的教学及应用 

信息技术设备做为固定资产管理,有严格的采购和报废程序,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建档,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在使用过程中有使用日志和维护记录。学校各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络都有管理员,进行日常的管理。定期打扫卫生,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正常的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基于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情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相关校本培训,每学期至少两次。培训内容例如: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微课的制作方法等。

(五)学生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学校组织人力物力,自主开发了适合学校管理情况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招生、就业、学生学籍管理、奖惩记录、校内财务管理等各方面信息汇总至统一的数据库,在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实现共享,大大节约的管理成本,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正在测试,未来将向全校师生进行开放,包括学生选课、成绩查询等各项功能将逐渐完善。

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重要、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全、更好,继续加大投入、注重教师培训、不断创建和有效地发挥优质资源作用,让信息化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后勤保障,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持。

    六、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情况

校目前教师总数583人,其中专任教师457人,兼职教师24人,双师型教师30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74人。生师比24:1,双师型教师比15.2:1,兼职教师比191;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0%,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2.62: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满足专业建设、适应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需要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将技能水平作为加强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明确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管理方案,确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化工作提供人力保障。积极吸收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构建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一致的教学环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确保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七、校企双元育人

一是推进“1365”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学校紧密对接轨道交通类产业链,恪守“一个理念”、完善“三项机制”、实施“六个共同”、实现“五业联动”(见图1),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二是建成“四方参与、五步实施”的专业质量监控体系(见图2)。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成立的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协调企业、学校、学生等,采用“回应—协商—共识”建构型方法,依循“学校自评-学生评价-企业评价-行业评价-专业改进”步骤,构建以学习成果获得的条件保障、过程控制、结果输出、服务对象体验为核心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依托行业的发展、实施企业精准对接。依托轨道行业的高速发展,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参与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与支持,为教学质量提供监督评价与护航,进而实现专业与就业的精准对接。目前我校校企合作单位35家,产教融合挂牌单位28家,在企业中挑选优秀的专家到学校授课,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见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第四章 服务贡献质量

 

      一、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一是建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重点专业集群。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和学校办学资源,围绕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产业,确立了铁道交通类、轨道交通类、航空运输类、计算机类等4大重点专业集群,通过政策支持、加大投入、特色培育等措施,对4大重点专业集群内部主导专业进行重点培育,推动专业集群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领带动其他专业协同发展,为河南省铁道交通、轨道交通、航空运输、计算机应用等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根据区域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地方急需的应用型专业。


专业类

专业名称

设置

年份

当年

招生人数

2015

招生人数

2019

招生人数

2021

招生人数

铁道

运输类

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

2012

178

102

729

796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2011

1470

458

1779

2338

城市轨道

交通类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

2010

150

121

156

20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2011

130

230

127

20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2010

863

374

1688

1608

航空

运输类

航空服务

 

2017

251

0

 

460

589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

2018

265

0

277

399

大数据技术应用

2021

51

0


28

2010年,学校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专业,2011年开设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2012年开设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专业,2017年开设航空服务专业,2018年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从这些专业开设以来的招生情况来开,招生人数基本上都在稳步上升,这也说明学校所开设的这些专业是符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近3年来,新增了大数据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努力构建并重点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和专业集群。目前,总数占1/3的5个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规模占比超过了2/3。

(二)对接行业职业标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解决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规格不明确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等问题,学校开展全方位的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面向行业职业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科逻辑体系”向“应用逻辑体系”的转变、“知识输入导向”向“能力输出导向”的转变。各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岗位群划分—素能分解—方向凝练—模块划分—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大胆改革,使模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直接对接,强化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对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一是提升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学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实践教学比重普遍增加到30%以上。教学实施中,充分利用技能优先型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作业零距离对接。另外,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结合。采用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方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将校赛、省赛、国赛、行业赛的竞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技能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的全面提升,培养严谨,负责,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从而打造技能铁军,技能训练不上要教会方法,更要强调精神,养成习惯,反复的高标准的技能操作训练,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进行标准化作业程序、标准化工艺流程和标准化考核的反复循环,培养和稳定操作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技能提高没有捷径,必须投入极大的热情,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迎来超越和升华。

二是推进“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打造实践育人的特色优势。学校充分发挥交通类专业传统优势,与郑州市、北京市等交通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约1800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覆盖。在顶岗实习的同时,教师教育专业还探索形成了“四段式渐进顶岗”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在“学校←→公司”之间双向交互实施“职业认知”“教学技能实训”“教学见习”“顶岗实习”4个阶段的模块化教学完成人才培养。由于顶岗实习工作成效显著,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推行“1+X”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推行“1+X”证书制度,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几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校推行“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完成学业,顺利取得毕业证书,还要获得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如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学生可以考取计算机等级证、铁道通信工证、铁道信号工证、普通话证、电工证等。“1+X”证书制度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高质量就业助推行业发展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就业的城市为郑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广州市、青岛市等城市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的地铁、高铁、机场、各大铁路局等。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学生毕业前夕,相关负责人提前了解、筛选专业对口的高质量企业让学生参与招聘并安排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提供帮助,大幅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近三年学校的就业率达97%以上,高于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4.86%,就业满意度也在逐年上升。

作为郑州市为数不多的铁路行业背景中专,学校的铁路办学特色鲜明,正值最近几年高铁、城际铁路及城市地铁飞速发展,用人需求猛增之际, 学校与轨道交通行业开展合作,为毕业生和铁路行业企业搭台架桥。

科研提高服务社会水平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以来,广大教职员工勤奋努力,专业设置对接河南省和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产业的关系日渐紧密,办学特色逐步明晰——培养服务高铁、地铁、城铁、航空运输服务业、城市公共交通业、铁路机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IT行业等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适用型技能人才。

十几年来,系部由原来的个发展到设有轨道工程系、机车车辆工程系、运输管理系、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装备制造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六系四部,专业化初步具备。全校共获获批省级项目6项,厅级项目35项,获各协会课题12项。获得授权专利11项,发表论文57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特别是2021年以来,已获批省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13项,获各协会2022年度调研课题11项。科研能力稳步提高,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领衔,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开始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好评。

四、其他服务

(一)服务社会

2008年12月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009年8月至今,受河南省扶贫办、郑州市扶贫办委托培训贫困家庭子女3000余人次,使他们享受到学校的优质教育,为社会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2009年以来,累计在全省十所监狱中对服刑人员开展中职教育10000余人。通过教育,使监狱服刑人员在接受改造的同时,学得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对他们出狱后能谋取职业,巩固教育改造成果、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学校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在校生回报社会志愿者专项行动,并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由轨道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常年服务于郑州高铁东站、高铁西站和郑州地铁站点,出动学生志愿者达4300多人次。航空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定期到学校周边的颐和疗养院、豫龙镇养老院等多家院所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为那里的老人送去温暖,奉上爱心,受到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被荥阳荥泽志愿工作服务中心评为“最佳合作伙伴”。

进一步加强资助工作,关怀贫困学生,坚持办学公益性原则。为使每个困难家庭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开辟了入学绿色通道,允许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缓交学费,积极协助贫困学生申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项目。同时,通过设立勤工俭学、创业中心岗位等措施,缓解了部分贫困生的上学难问题。

(二)对口支援

学校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依法依规办学。始终奉行“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以社会担当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学历教育42960人,残疾人培训就业11210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9661人,现役军人技能培训9102人,下岗职工技能培训49390人;并为贫困山区、残疾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培训免学费33426人;为河南省10余所监狱的10000多名服刑人员实施中职教育,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重获新生实现再就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支持;2009年至今,受河南省、郑州市扶贫办委托,培训贫困家庭子女2838人。

近年来,学校围绕温暖工程、精准扶贫的部署与行动,凝聚力量付诸行动,在中华职教社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还在河南周口、信阳、驻马店等贫困地区,选取5个贫困点进行对口帮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学捐助500万元的教学设备,积极支持精准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社会需求始终是民办院校的生存之本。针对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学校负责为学生优先安置就业,并在河南省首家实施“零投入”培养模式。“零投入”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实习阶段顶岗工作,所获得收入完全抵销上学期间所投入的学费。从而实现“零投入完成学业”。多年来,一大批品学兼优学生,成为行业技术能手和企业骨干,有的创办了公司,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从而也带动了一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三)服务防疫抗疫

疫情期间学校动员学生加入各地志愿者队伍,发挥“最美逆行者”的大爱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学生们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五章 政策落实质量

 

         一、政策落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和视察河南时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要求,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锚定“两个确保”、服务“十大战略”,以前瞻三十年的战略眼光和举措,谋划学校聚焦服务2-3个主导行业产业,使学校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优势更加突出,全面增强学校职业教育适应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四个面向”,破除“唯论文”现象,重视决策咨询报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等其他标志性成果质量、贡献和影响等,鼓励学校广大教工积极参与国家地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了《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认定细则(试行)》《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职业院校结构和专业结构,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服务面向、骨干专业(群)等,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十四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了学校服务产业的差异化定位和优势专业,集中建设5个骨干专业群,重点服务2-3个产业领域,推动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合理匹配。

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调整优化方案》和《关于深化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着力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开展精准服务产业发展论证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论证工作(以下简称“双论证”)。

一是明确了职业院校精准服务产业:(1)明确主要面向的产业领域。综合分析全省产业布局、地方支柱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对接我省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带来的新需求,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研判、确定学校主要服务的行业门类和三个产业领域。(2)推动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紧密对接学校主要服务的高铁、轨道行业产业,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谋划了与行业企业协同“双元”育人,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深度参与一个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3)优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质量保障。论证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向实发展。着手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全面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进行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二是论证了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1)明确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在论证服务行业产业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校当前专业结构与主要服务行业产业的契合度、适应性,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实施传统专业提质、新兴专业扩容、未来专业培育、特色专业赋能、骨干专业升级的专业结构优化“五大计划”,坚持育训并举,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统筹考虑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2)完善职教专业体系。综合分析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映射对照关系,开展专业体系完善行动;开展专业培优行动,集中力量重点建设2-3个品牌或特色专业(群),布局 1 个以上与本地(区域)主体产业相适应的主干专业群,早日建成品牌示范学校。3)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专业设置“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四个机制”,建立产教对话机制、协同引领机制、一体化推进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加强专业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这些都为学校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积极落实《教育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豫政20212号),依托学校“高水平”建设,多策并举推动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稳步向前,逐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构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党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落实依法治校。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学术治理提质工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的权威作用。

     二、专项引导 

一年来,学校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理顺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订了《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明确校系两级管理工作职责。例如,在教师聘任、教师培训、教师考核、教学检查、质量监控、技能大赛等方面由系(部)负责,各系(部)自行组织、实施日常教学工作,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学校坚持立足河南、面向中原、辐射全国,构建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以装备制造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电子信息与智能工程类、财经商贸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制定了《学校“2035远景目标》,到2035年,学校将规划新增土木建筑大类等两个中职教育专业大类,达到八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将涵盖十九个专业类,新增专业26个,专业数量达到41个(见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2035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预设置情况一览表),全日制三年中专在校生规模达18000人以上。成为以城市轨道交通、铁道运输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院校。

学校2035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预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设置或拟设置

年份

1

交通运输大类

铁道运输类

700101

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

2012

2

700102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2011

3

700105

电气化铁道供电

2022

4

700106

铁道信号施工与维护

2023

5

700108

高速铁路乘务

2023

6

700109

铁道桥梁隧道施工与维护

2024

7

700107

铁道运输服务

2025

8

城市轨道交通类

70060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2022

9

700602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

2010

10

700603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2011

11

70060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2010

12

航空运输类

700402

航空服务

2017

13

700401

民航运输服务

2017

14

700404

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

2029

15

道路运输类

700201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

2028

16

700204

交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2031

17

装备制造大类

自动化类

660301

机电技术应用

2027

18

660302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

2023

19

660303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2030

20

机电设备类

660201

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

2032

21

660203

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

2023

22

660204

新能源装备运行与维护

2024

23

机械设计制造类

660101

机械制造技术

2025

24

660102

机械加工技术

2026

25

660103

数控技术应用

2028

26

财经商贸大类

财务会计类

730301

会计事务

2018

27

工商管理类

730602

市场营销

2026

28

电子商务类

730701

电子商务

2018

29

物流类

730801

物流服务与管理

2025

30

电子与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710201

计算机应用

2018

31

7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24

32

710205

大数据技术应用

2021

33

电子信息类

710101

电子信息技术

2027

34

710102

物联网技术应用

2022

35

通信类

710301

现代通信技术应用

2028

36

土木建筑大类

土建施工类

640302

装配式建筑施工

2029

37

建设工程管理类

640501

建筑工程造价

2026

38

640502

建设项目材料管理

2033

39

教育与体育大类

体育类

770302

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

2021

40

新闻传播大类

广播影视类

760201

播音与主持

2022

41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750101

艺术设计与制作

2022

    三、质量保障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规范管理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推动课程主讲教师,特别是课程负责人要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每门课程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选用优秀教材。

2.评选校级,推选市级、省级优秀教师,树立优秀教师标杆作用;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3.加强对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特别是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实验教学软件开发和引进,实验课程开发和专业实验员队伍建设。

4.学校本着“强化意识、建立制度、加强研究、引进方法”的指导思想,建设日常教学活动质量信息采集反馈制度,校系两级教学工作考核评估制度。

2022年初,教务处修订了《教学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考核项目由学生评教、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教学资料、劳动纪律、听课学习六项内容组成,教学工作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课时工资上浮、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考核工作公平公正,教务处、教学督促组、各系(部)管理人员坚持周查课制度,实现周查课情况汇总、反馈工作;落实教师请、销假制度和调课制度;落实教师教案检查、教研活动检查、听课学习检查、教学进度检查等工作,规范了教师日常教学行为。 


     四、经费投入

学校经费来源主要为学费收入,暂无国家、地方财政扶持。学校本着服务教育发展为宗旨,以规范、合理、高效使用经费为目标,认真细致的开展了经费投入与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年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投入放在首位,采购教学、科研仪器等教学设备266.4万元,信息网络设备采购46.09万元,满足教育教学的硬件需求;足额提取日常教育经费,投入兼职老师经费52.5万元、体育维持费0.88万元、思政工作专项经费10.7万元,实训耗材5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维修1.67万元,保障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投入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经费2.4万元,人员工资452.9万元,努力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加大人才引进,充分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投入学生活动经费18.1万元,奖助学金26.9万元;党务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经费投入5.2万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安全工作专项经费也在逐年增加,用于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知识宣传、改善办学条件等,确保了全院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六章 面临挑战

 

    一、面临的突出问题

1.办学硬件条件建设相对薄弱。伴随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基础办学条件尚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中心、综合实训中心等设施急待完善。

2.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高职称比例急需提高。

3.科学研究能力较弱。教师科研承担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高水平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科研产出较低,标志性成果缺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有待强化。

4.专业发展不均衡,专业布局尚需优化调整。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继续深化。

    二、应对举措

1.伴随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正加大办学投入,硬件条件可望很快改善。

2.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开始行动。出台了多项职称措施和文件,着力改善教师职称状况。

3.为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出台《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遴选培养实施办法》《科研创新能力培育基金管理办法》《郑科研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大力培养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科研承担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能力。

4.健全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分析和论证,整合专业资源,系统规划,整体推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三、对未来的预期

    面对机遇与挑战,增强机遇意识,主动求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国家交通发展的大好机遇,应对挑战,主动服务行业和区域新发展格局,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首页学校概况管理机构院系设置党建工作校园文化新闻动态招生就业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建设西路三十里铺陈庄

院办公室:0371-64963153

E-MAIL:zztdxyzb@126.com

Copyright©2018 版权所有: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 豫ICP备2020026106号-1